- 发布日期:2025-10-08 00:54 点击次数:171
1926年的广州。
蒋介石在他的办公室里来回踱步,突然停下脚步对陈布雷说:"我要见李宗仁。这个人手握重兵,在党内又受排挤,正是我们可以争取的对象。"
次日,黄埔军校的会客室内,蒋介石热情地握住李宗仁的手:"德邻兄,久闻桂军骁勇善战,今日一见,果然名不虚传。"
李宗仁爽朗一笑:"蒋校长过奖了。黄埔学生军纪律严明,才是革命楷模。"
两人相谈甚欢,蒋介石突然话锋一转:"德邻兄,如今党内派系林立,你我都是实干之人,何不结为兄弟,共图大业?"
李宗仁略显迟疑:"蒋校长厚爱,宗仁实在不敢当。"
蒋介石坚持道:"德邻兄何必过谦?你我同心协力,定能完成总理遗志。"
在蒋介石的再三坚持下,两人最终焚香结拜。蒋介石郑重地说:"从今往后,你我便是异姓兄弟,有福同享,有难同当!"
北伐初期,这对结拜兄弟配合默契。但1927年4月,蒋介石突然发动清党运动,李宗仁闻讯后急忙赶到蒋介石的官邸。
"总司令,清党一事是否过于激烈?国共合作本是总理遗训啊!"李宗仁劝谏道。
蒋介石冷冷地说:"德邻兄太过仁慈了。共产党人包藏祸心,若不除之,后患无穷。"
李宗仁还想再劝,蒋介石却挥手打断:"此事已决,不必再议。"
支持蒋介石建立南京政府后,李宗仁本以为会得到重用,却发现自己渐渐被边缘化。
02
1927年8月,蒋介石的军队在徐州战败,李宗仁联合其他派系逼宫。
"总司令,当前局势危殆,您是否考虑暂时休息?"李宗仁在军事会议上直言。
蒋介石脸色铁青:"德邻兄也要落井下石?我们可是结拜兄弟!"
李宗仁平静回应:"正是为了革命大局,才不得不如此。"
蒋介石下野后,李宗仁很快发现自己的处境艰难。一次军事会议上,各路军阀纷纷索要军饷,李宗仁焦头烂额。
白崇禧私下劝道:"德公,没有江浙财团支持,我们很难维持啊。"
李宗仁叹道:"难道我李猛仔就这么不如他蒋某人?"
数月后,蒋介石在财团支持下重新上台。1930年中原大战期间,两人的矛盾彻底爆发。
"德邻兄,你的部队为何迟迟不进攻?"蒋介石在电话中质问。
李宗仁强压怒火:"我军连续作战,需要休整。而且军饷拖欠三个月了,士兵们怨声载道。"
蒋介石冷冷道:"战时岂能讨价还价?若贻误战机,军法处置!"
抗战胜利后,蒋介石任命李宗仁为北平行辕主任。李宗仁对着白崇禧苦笑道:"这个职位真是'上不沾天,下不着地',明升暗降啊。"
03
1948年,蒋介石为争取美援,宣布实行"宪政"。李宗仁出人意料地决定竞选副总统。
黄绍竑劝道:"德公,蒋介石明确支持孙科,您何必与他作对?"
李宗仁豪爽大笑:"民主选举,各凭本事。他蒋某人能选,我李猛仔为何不能?"
选举结果出炉,李宗仁以1438票击败孙科。蒋介石在官邸大发雷霆:"娘希匹!李宗仁竟敢与我作对!"
随后,蒋介石将白崇禧调离国防部长职位,任命为华中"剿总"司令。李宗仁得知后,对白崇禧苦笑道:"健生啊,他这是要让我们天各一方啊。"
白崇禧愤愤道:"德公,蒋介石这是明摆着要架空您。"
1949年1月,蒋介石被迫"引退",李宗仁代理总统。但他很快发现自己只是个傀儡。
"德公,中央银行的金银全部运到台湾了。"黄绍竑报告说,"各部长官也都只听蒋介石的。"
李宗仁试图给卫戍部队发放银元激励士气,却被告知国库空虚。他苦笑着对儿子李幼邻说:"我这个代总统是代而不理,而蒋先生却是退而不休。"
李幼邻轻声说:"父亲,搞政治蒋行您不行。您太过正直了。"
1949年4月,共产党军队渡过长江。李宗仁仓促飞往广州,又转赴香港。临行前,他与白崇禧见了最后一面。
"德公,这一别,不知何日再见了。"白崇禧黯然道。
李宗仁长叹:"健生,我对不起桂系弟兄。我这个人...确实不是搞政治的料。"
白崇禧摇头:"不,是您太过仁义。在这个乱世,好人注定斗不过权术家。"
12月8日,李宗仁带着儿子登上了去美国的飞机。望着逐渐远去的故土,李幼邻轻声问:"父亲,您后悔与蒋介石结拜吗?"
李宗仁沉默良久,缓缓道:"说不后悔是假的。但即便重来一次,我恐怕还是会选择相信他人性中善的一面。这也许就是我和你蒋叔叔最大的不同吧。"
飞机穿越云层,李宗仁最后望了一眼这片他曾经为之奋战的土地,喃喃自语:"政治这东西,终究不适合我这样的人啊。"
李幼邻握住父亲的手,心中明白:父亲与蒋介石的这场恩怨,与其说是权力斗争,不如说是两种人格的较量。而历史已经证明,在那个特殊年代,仁义终究敌不过权谋。